找到相关内容279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迷失的热带鱼

    他家里玩,等大家围坐在鱼缸前,阿勇开始介绍,这条是什么品种,那条又是什么?突然,他停住了,转身冲厨房大喊:“老婆,不是有五条吗,怎么只看见四条了?”他夫人甩着湿淋淋的手出来,带些不满地说:“那条已经...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9230216868.html
  • 慧净法师:熏染佛心

    也会去包容别人。念佛人熏染阿弥陀佛的佛心,会流露这样的气息,他的贪嗔痴慢疑较淡薄,也比较不会有一般凡夫不平、不满、气忿、计较的心态。   当然,我们都还是贪嗔痴的凡夫,都还有很强烈的烦恼习气,可是对...

    慧净法师

    念佛|净土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4/22052422487.html
  • 公安部:加强救灾物资监管 严查贪污私分等行为

    特别是直接与灾区群众打交道的民警执法执勤行为和警容风纪的现场督察,教育民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带着深厚的感情执法,坚决防止因民警行为不当、言语生硬、形象不好等引发灾区群众不满问题的...

    佚名

    |救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12394724591.html
  • 李连杰: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保护这个地球

    ,就会有摩擦,就会有愤恨,有的时候还会有不满的情绪。 佛教这两个字,似乎在我的心目中,有点局限了佛陀的智慧,因为佛教不可用语言思考,佛教不只是一部分人每天在忙的事情。 作为我个人来讲,我要暂时...

    佚名

    |世界佛教论坛|

    http://www.fjdh.cn/wumin/2009/03/10292137335.html
  • 阿閦佛怎样护佑女性

      从前有一位比丘,愿意修学菩萨行。广目如来对他说:“学习菩萨道很难。对所有的人以及飞禽走兽,不得有瞋恚。”这位比丘决心很大,当即立下不起嗔恚的誓言,所以就称作“阿閦”,即“无瞋恚”,“无忿怒”的意思。当时,记:将来在妙喜世界成佛,名“阿閦如来”。  为什么阿閦比丘在发愿时,要强调“女人没有不净”呢?这显然是他不满于当时社会上女人所受的不幸。一般女性修行者发愿,都是.“来生脱离女身”、“现生转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0442961.html
  • 般若的人生

    一粥一饭来处不易”。那么这碗饭就会吃得很香,就觉得菜根有菜根的香味,就容易知足;相反的,如果你用不满的心情来吃的话,即使珍馐美味也不觉得好吃。所以有了“般若”,忙,有忙的意义;奉献,有奉献的价值;同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1042970.html
  • 一念变无限美好

    的电波,如果,我们能降伏自己不好的心念,调柔自心,绝对不再打出憎恶、不满的电波,而代之以真正为他好,慈悲、善解、感恩、体谅的电波,则根据「电波—影相一的原理,下次见到他时,他所现的必然不会再是那么可憎的影相。如果我们的心念电波,打得够纯、够强,可能,他会显现前所未见的慈善影相。  假如我们心头的一电脑按键一控制不好,常常乱按、错按,也就是对他的观感、心念,摇摆不定:——又有时善解、有时不满、憎恶,...

    道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2854275.html
  • 云冈石窟造像题记

    缘由,含蓄地表露了佛门弟子们对太武帝灭佛的不满心理,同时对文成帝复法后佛事中兴的“盛世”大加赞颂,对崇尚佛法的当权者孝文帝、文明太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连同刚刚出世的皇太子也致以良好的祝愿。这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42257548.html
  • 熏染佛心

    比较不会有一般凡夫不平、不满、气忿、计较的心态。  当然,我们都还是贪瞋痴的凡夫,都还有很强烈的烦恼习气,可是对一个念佛人来讲,他反观自省的敏锐度会比较高、比较快,当习气展现、脾气发起来的时候,很快就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74863325.html
  • 报冤行与随缘行

    不满,甚至积忿在心中,想要报复的心,这不是学佛人应有的心态。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这是就逆境来说的。  顺境的时候,要想这都是因缘和合所成就的,不是我有能力,才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2063358.html